登录 | 联系我们
核分析研究所
  • 首页
  • 课题组简介
    • 创始人
    • 简介
    • 研究方向
    • 承担项目
    • 研究条件
  • 研究人员
    • 研究人员
    • 博士研究生
    • 硕士研究生
    • 往届成员
  • 研究成果
    • 文章
    • 专利
    • 软件著作权
    • 荣誉
  • 课题组建设
    • 新闻
    • 学术动态
    • 会议通知
    • 实验室使用申请
  • 加入我们
    • 教师
    • 研究生
    • 本科生实验助理
首页  课题组建设  新闻

课题组建设

  • 新闻
  • 学术动态
  • 会议通知
  • 实验室使用申请
“放射医学协同创新中心2019推进会”圆满举行

发布人:黑大千 发布时间:2019-11-25 浏览次数:767

“放射医学协同创新中心2019推进会”圆满举行


2019年11月20日,由苏州大学主办、南航核分析技术研究所承办的江苏省“放射医学协同创新中心2019推进会”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

 放射医学协同创新中心于2014年3月,由苏州大学牵头联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等该领域国内著名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以研究放射医学前沿科学问题为基础、以满足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以行业服务为宗旨,在“苏州大学放射医学及交叉学科研究院”基础上成立了放射医学协同创新中心。

 放射医学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柴之芳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所长彭述明,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科技委常委常学奇、放射医学研究所所长刘占旗,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研究室主任陈长伦,苏州大学“2011计划”办公室主任仇国阳、干事张浩,苏州大学医学部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书记曹建平、副院长许玉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沈建新、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书记孙占久、核分析技术研究所所长贾文宝,以及各协同单位技术骨干和核分析技术研究所成员等近50人出席会议。会议分别由柴之芳、常学奇、彭述明、刘占旗、贾文宝主持。

 首先,曹建平教授致辞,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核分析技术研究所精心组织本次会议表示了感谢,并对本次与会领导及嘉宾进行了介绍。随后,苏州大学“2011计划”办公室主任仇国阳致辞,感谢各协同单位对协同创新工作的支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沈建新致辞,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和领导表示热烈欢迎。


 会上,许玉杰教授介绍了协同创新中心2019年中心建设和运行情况、中心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与考核指标完成情况、重要研究进展和成果、中心建设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通报了财务经费使用情况。协同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彭述明所长、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刘占旗所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核分析技术研究所贾文宝所长、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宋倩副研究员分别汇报了2019年研究进展工作。



 随后,五家协同创新单位带来了各自的亮点研究工作报告,分别是苏州大学杨巍教授的“胶质瘤干细胞通过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激活所致MHC-I确实逃避CTL介导的免疫反应”、 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程梦云副研究员的“质子放射治疗软件系统KylinRay-IMPT研发进展”、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杨宇川副研究员的“177Lu/89Zr标志恶性肿瘤靶向单抗研究”、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党旭红副研究员的“基于转录组学的α照射致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损伤潜在分子靶标研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俊教授的 “辐射诱导DNA损伤的原初机理研究进展”。与会专家领导对各单位的报告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提出了中肯的意见与建议。

 最后,各位专家领导对本次推进会进行了总体讨论与交流,一致认为2019年中心在平台建设、人才引进、科技创新、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中心主任柴之芳院士指出,协同--

 仅仅是五个单位凝合在一起,而是需要各单位完善平台共享、促进科研协作;创新--应该充分发挥各单位的优势与特色,开拓思路,争取与别人与众不同,从而最终取得具有开创性的标记性成果。







校内链接: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财务处
  • 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常用链接:
  • 中国知网
  • Web Of Science
  • NIST

Email : nuaa_nat@163.com

©Copyright 2017 核分析技术研究所 版权所有